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財團與中小企業

如果有人問我,要去做研發人員,要去大企業或中小企業,我要說的是,在以我個人的經驗,大企業比較有可能有閒錢去聘請研發人員,甚至給研發人員安排教育訓練課程,或是給他們ㄧ些自我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

當然,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Startup 因為創起來就是為了要達到你想要發展東西的目的才會組成團隊,因此對於志同道合的人來講,在一起做事情是幸福的,但是偏離這個方向之外,我的感覺是自由度相對較低。

同樣的,一個小企業會有人力資源部門嗎?我有看過是會計兼人資,乃至於財務。甚至乾脆會計就給稅務士去做了,然後老闆貼個徵工讀生的海報找人有人願意來就算了。

而也許是經濟規模的關係,感覺大企業的福利可能會比較好,而企業要大到一個規模才可以有代理人,不然真的敢的話,小企業老闆要凹人應該會凹的比較兇。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1156&ctNode=689&mp=1

按照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統計,在民國 101 年,台灣中小企業的家數為全國企業數的 97.67%, 就業人數佔全國的 78.11%,而銷售額佔 30.37%。也就是說,全國 2.33% 的大企業或財團,聘用了全國的 21.89% 的人,而銷售額占了全台灣的 69.63%。這些就是財團的貢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B4%B2%E9%87%91%E8%9E%8D%E5%8D%B1%E6%A9%9F

我記得在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那時候韓國和其他國家很慘,台灣相對來講沒受到甚麼影響,那時的一個說法是台灣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比較有彈性。而後來許多年的投資比較,台灣的分數會比韓國高,有一種的說法是韓國企業太大太僵化。

其實大企業會很難應付變化這件事,在 1990 年代就一直是主流的說法之一,尤其在網際網路興起以後,隨便幾個人就可以針對ㄧ些大企業沒貼近的需求,很快的推出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而能在利基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這其實聽起來很耳熟,沒錯,山寨機的概念也是類似,不過本文先不討論這問題。

但是我之前在念書的時候有和同學在課堂上就這問題做討論,當時我的想法是,如果小企業不就這利基市場的機會去迅速變大,其實是競爭不過那些既有的大企業的。

這幾年來,其實在部分領域,大企業卡住了很多東西,例如專利和原料,甚至連創新上面,許多企業也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在那上面,因此,他們要布局的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很多。

這時候,台灣過去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情況,在全球化競爭的情況下,相對就弱勢。這點再更近一步從中小企業佔全國企業的出口總值只佔 17% 來看,或許可以看出有一定的關係。

我不知道為何,感覺起來台灣人或是華人並不是很團結,像之前宣明智應政府之邀要搞台灣大聯盟,雖然他也是管不太住小頭的人,但畢竟就 DRAM 來說那不失為一條路,反正後來是誰都不服誰,最後大家一起死。

如果全球化是趨勢,可以看到的是許多企業慢慢的不把營業總部設在台灣,那麼靠中小企業,靠內部市場,看來是不行的,照統計來看,一定要有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或組織能夠去和國外的大型企業打仗。

我寫到這邊,並不是說台灣一定要轉向以大企業為主,而是在想說,能不能夠有一種方法,能夠讓台灣的企業能夠有大企業的規模經濟,又能夠有中小企業的 彈性。有人說,在早期台灣都是依靠紡織業的情況,很多國際貿易公司會來台灣買,是因為台灣很多企業可以再人家開了規格之後,第二天就打樣給他。我後來聽到 類似的故事,是華為據說可以因應某些客戶的特殊需求,特別開一條生產線。但這重點在於你要能夠吸收一定的成本。

我的建議是:

1. 應該要有些聯盟之類的組織形成,讓台灣這些每個都想當頭的企業老闆,在一個聯盟的情況下一起去打。我覺得現在台灣一堆加盟店的方式是不錯的,但是能否複製到其他產業,這是可以思考的形式。或是在 3D 列印技術發展後,形成家戶即工廠的型態。不過這都要靠有一個很強的產業。或者政府應該投資國外通路,讓國內廠商可以藉由那個通路走出去。
2. 台灣雖然市場規模小,但是應該可以變成一個 testbed,鼓勵國外的廠商利用台灣來當作 testbed,然後變成標準以後一起推,雖然這之前有個很失敗的例子是 WiMax,但是多推幾件總是會有成功的機會。
3. 企業如果要有租稅的減免,應該要做出相對應的教育訓練或是研發的成本。

最後,我只是要說,不是所有的大企業或財團都是十惡不赦或是都是不好的,如果每個人都想著要開個咖啡廳或是手搖杯來個小確幸,那會有些問題。上次我看到有人轉朱學恆的貼文,說他收到一個年紀輕的小女孩說,十年後台灣會怎麼辦?我要說的是,如果企業沒有國際競爭力 (這不等同於簽自由貿易協定),不用十年就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