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BYOD

2014/6/30

今天和卡卡米討論到 BYOD,我說我最近出考題,BYOD 的選項有一個是讓員工攜帶自己的設備進行工作。這時,他就提到了一個我蠻認同的想法:

為什麼不是企業為了節省設備成本的手段?

這很有趣,其實也反映了不同年齡層的想法差異,我想的是:大老闆都很忙,所以可能都隨身攜帶 iphone,因此公文要他到處都可以批。但這連帶會產生很多的安全問題。

但最近新聞,有一位公關公司的員工因為老闆一天到晚用 Line 交代工作,因此被操到過勞死家屬告到法院判多陪四十多萬。先講題外話,我個人不會就此去批評即時通訊軟體,畢竟在過去交代工作用電話你還很難蒐證,現在用 Line 反而有證據可以告。但基本上,公司如果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壓榨員工,的確是個手段。

這反映出來我的確想新科技都是在想新科技的運用可以帶來的效率提升,但忽略了可能的負面效應。而這讓我想到之前有一次去一個審查會,在講 BYOD 的時候有一個人突然就說他們公司開始用 BYOD,提供ㄧ些方案讓員工自己採購筆電。我當時有點納悶,但這樣一想,謎底都解開了,原來公司的大頭在思考的是如果能夠用員工自己的設備,那麼就有可能可以省一筆,還可以洗腦員工說我們趕上時代的潮流。

不過,這要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是制度的設計,如果企業不是說把原本放在設備上面的錢變成是讓員工採購電腦的補助,那麼就應該要讓員工加薪。畢竟這樣省的成本是不少的。

順帶一提,其實老闆的算盤要這樣打事實上也不見得那麼划算,像前幾年 IT 界講標準化,就是儘可能讓公司的設備就是採用某幾款,這樣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所以你如果太放寬,管理的成本就增加了,不放寬,那麼員工願意選擇的意願就降低。這還是有些 Trade-off。

其實之前講行動辦公室,或是可以在家上班,那到底是要節省辦公室的空間,還是要讓員工更有彈性,看來也是兩種說法都有它的道理

不過,老闆有時也不見得會管說 IT 人員要多管很多種系統,總之就操死這些人就好 Orz

總之,對我來說,不 BYOD 我也會想盡辦法用高級設備去做我的工作,因為我最討厭的就是採購流程,現在想想,從 PwC 配 IBM T 系列筆電給我我都不用要自己去買 VAIO 然後想盡辦法接到內網工作,到我到學校以後,用學校的錢買筆電與自己買筆電的比例是 4:10,而那 4 台都給學生用了,我自己用的都是自己看到喜歡不想等採購就自買。所以那種到底省不省錢我倒不那麼 Care,但最重要的是安全問題,你怎麼讓員工願意讓他在自己買的東西上讓你可以加上讓你管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問題。

因此,目前看起來,最好的妥協方案是 NC 架構,就是反正每個員工有一個虛擬機在 Server 上,你要辦公就遠端到這虛擬機,但這就看網路的穩定度了,網路即便快,但若不穩的話,也是沒有人要在上面用的,就這方向來看,QoS 應該是整個進展的最後一哩,不過在那之前,應該還會有很多商人在推廣自己的方案吧 ....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歐盟有你的

修過我課的人就知道,世界上個資法其實有一個分水嶺,就是 1995 年歐盟通過一個規範,要求會員國不能把資料傳到沒有通過符合 OECD 個人資料保護及跨境傳輸原則的國家。我國在八十四年就定了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雖然爛規爛目前還在修,但是你敢不鳥它嗎?即便美國老大在定法律可能會違憲的情況下,訂了個安全港灣的自主規範。

所以說,市場最大,當歐盟開始針對 Google 講說每個人要有被遺忘權,搜尋引擎要能移除某些連結,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個要求。

網路出現以後,有很多人肉搜索等等,我覺得都到了無限上綱到了過頭的程度,我記得以前買了一本書裏頭講了一段光劍小子的故事,我只找到另外一個連結,把它節錄如下:

 光劍小子資料網頁

「星戰小子」(Star Wars Kid)有名有姓,但大多數人只知道他這個稱號。事實上,全世界有上千萬的人知道他,不幸的是,這為他帶來的卻是訕笑譏諷,成為他生命中最難堪的事件之一。

2002年,當時15歲的星戰小子在自拍的影片中舞弄高爾夫球桿,假裝是光劍,由於沒有「星際大戰」電影武術指導的協助,他的武打姿勢並不怎麼靈巧。

這支影片被男孩的同學發現,上傳到影片網站,結果立即引來大批網友的點閱,而男孩也因為肥胖的身材和拙劣的武姿,在各個網誌受到訕笑。

接著,好幾部添加各種影音特效的修改版「星戰小子」上網了:有些人修改影片,讓高爾夫球桿就像光劍一樣發光,有人加入「星際大戰」的配樂,也有些人將它與 其他電影惡搞在一起……估計有數十部進階版。而星戰小子也在電腦遊戲裡現身,甚至還出現在卡通影集「蓋酷家庭」和「南方四賤客」。在學校受同學嘲笑是一回 事,但想想看,受到全世界的揶揄會是什麼滋味?這名少年只好休學並尋求心理諮商。

所以,當李宗瑞的光碟流到網路上,那些被偷拍的就只能自認倒楣,畢竟網路裡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所以,有些東西雖然不能夠把他從每個人的 D 槽裡面移除,但或許在搜尋光劍小子時,不會再看到那個人的姓名或任何連結,搜尋李宗瑞時,也不會看到被迷姦者的任何資訊。
 
終於,Google 妥協了,我很想要貼比較長的資訊,無奈那是今天的新聞也只有短短一段。

Google 刪除部分連結

歐盟再次用了市場的力量逼強權就範。

不過話說回來,後面我要夾帶ㄧ些另外的東西。市場有時候不能夠絕對發揮效果的就是國安。最近老共和老美私底下可是很熱絡。美國方面,從之前的華為到後來的聯想要買 IBM可能被否決。但老共呢?反正最近也知道他們內部在去 IOE (IBM, Oracle, EMC)。

不過,這裡面有看得比較清楚的一點,就是要不就用技術規則在搞小動作,要不就是訂了一個紅線,今天老美絕對不敢說你華為不能賣給任何一家美國公司,但是會說你如果事涉國安的話不能用。

其實,這就是之前我們服貿在談的,一個負責的學者或是領導者,應該要訂的是甚麼東西和國安是有關的要限制,而不是有可能有些地方有關,所以全部都不行。

順便講一個,最近中共搞了一個智能終端檢測規範,其實他是因為在史諾登事件之後驚覺它們也有可能都被老美竊聽了,於是要求手機都要滿足ㄧ些安全檢測,我覺得,這倒不見得全然是為了要卡市場。但這就好玩了,最近我們國家也要學著搞一套,我要講的是,過去我們國家的規範,就是一句話:Follow 國際標準。

我曾經有講過 Twisc 可以做一些定ㄧ些雲端服務的標準,然後來做推動,結果我記得當場就被大老打一槍說:國外沒訂標準的東西我們來搞沒用的。

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就是這些從過去就是要 follow 國際標準的人,當自己要訂出自己的標準時,你有沒有能力去定那個標準。而當過去我們都抄歐美國家時,如果歐美國家沒有相關標準只有老共有,那你有種說你抄老共嗎?

其實在金庸小說中,我最肚爛的就是獨孤九劍,甚麼無招勝有招,你就整天挑人家漏洞就好了,那誰來建設?

我希望堅持建設的心,把ㄧ些具體的事情做好 ....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迪士尼

2014/6/27
先給各位看一張照片,這是我今天在迪士尼海洋和米老鼠合照的照片,米老鼠相當平易近人說。我要用這個做為一個引子來講一些事情:

我到迪士尼的商店,看到每個人抓紀念品買東西就好像東西不要錢一樣,讓我想到,台灣有沒有可能做出這樣的樂園。

八仙樂園?小人國?六福村?月眉?我想各位會去,但是要各位掏錢出來加買其他的周邊商品,大概除了 Open 將以外,霹靂布袋戲或許也是。但我ㄧ直在想,台灣的樂園搞起來,能夠像這樣嗎?

這牽涉到許多問題,迪士尼的玩偶,透過他的電影與動畫的行銷,全球知名。那麼,如果我們也弄一個迪士尼呢?其實據說之前台灣就有考慮過引進迪士尼,但不知為何沒有引進?說實話,我覺得不引進也是對的,畢竟要引進的話,可能也是要賠錢。

為什麼呢?其實這又講到台灣的地理位置了,全世界比較有錢又愛花錢的,大概就是歐美國家的人士,歐洲其實不興美國的東西 (英國以外),法國迪士尼好像就賠得很慘,而且你在法國也看不太到星巴克,這先不談。我妹其實做旅遊業,我國政府一直也有像美加的旅行社去談看能不能做台灣的觀光行程,其實台灣真的太遠。

如果我是美西的人士,我要玩海灘,我其實會選夏威夷;如果我是歐洲的人,我會選泰國。不是說愛不愛台灣的問題,光是距離和時差,地理位置就差多了。更何況如果講迪士尼,美國自己就有兩座。

而且這不是你會不會講英文的問題,其實日本人大部分英文水準不強,迪士尼裡面很多也不會講英文,大部分的遊樂設施還是日文,但是我看許多外國人玩得還是很快樂,我覺得那是塑造出了一種氛圍。這其實延伸到另外一個問題,重點是你本身要有東西。

我記得以前有個前輩說,好的行銷會加快一個壞的產品的死亡,其實這句話講得沒錯。本身有許多要加強的地方。不然講實話,現在一堆人講說台灣只會衝陸客,但是你不去靠人家要統戰送錢給你,要叫別人花比較高的成本過來,真的有一定的難度。

其實一個樂園能夠搞起來,背後會帶動非常大的就業市場和商機。我今年這是第三次到日本,覺得最猛的還是在九州看到的光之樂園,這後面不知道養了多少人,不過我看那邊的入園人數我有點擔心撐不下去。這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最後,有學生跟我講說,台灣其實之前藍澤光做得不錯,連日本人都稱讚,可惜這也突顯出一個問題,一則沒有人拿他賺到錢,第二,這東西做一半也沒人繼續下去了 ....

Orz....

我腦袋裡面只有一個可能的解,就是有一天,郭台銘新生的小孩跟郭董吵著要玩迪士尼,於是郭董把月眉或是哪裡買下來蓋迪士尼 ....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一些有趣的事

2014/6/26

剛剛因為要把照片用手機拍了上傳,就懶得在手機上打那麼多字,現在就把它整理出來變成一篇文好了

上次在日本看到有人用,就買了



簡報利器說,這其實上課的時候最好用,因為是戒指造型,所以你反過來學生看不太到,然後你就可以走到學生前面和學生互動。很棒說。只可惜光筆沒有甚麼創新的,不過搞不好也可以有那種戒指光筆。

後來回到飯店,收到一封信,原來有學生跟我講說他 Seminar 被當了,我調紀錄出來看,助教寫的是請假: 1 1,其實助教的紀錄裏面,請假就是請假,缺席就是缺席,他竟然給我一格是請假: 1 1。而且今年 Seminar 正好還十一次。只好寫悔過書,把助教當掉把那個學生救回好了。

最後,順帶一提,這次住京王,上次住新宿華盛頓,其實價差是 3000台幣一晚,之前來之前有人跟我講說其實有點距離而且沒有比較好,我這邊講ㄧ些小技巧:

1. 他的路上距離很近,但是如果你走地下道就會繞來繞去,所以如果沒下雨,走平面其實距離大概是華盛頓的 1/2。

2. 如果你的身高沒有 175,大概沒差,如果這樣,要貪方便的話可以選王子飯店。不過據說很小,所以我就根本沒去試了。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羅斯福遊戲 - 讓人充滿希望的一部片子

2014/6/25

這是最近上的日劇,剛撥出了第九集,也是最後一集

如果有看的人,就會發現整部戲是非常半澤植樹風格,我叫得出名子的大概就是唐澤壽明、江口洋介,和演大和田的那個

如果單純講商戰,這部戲會太硬,但是並不像半澤直樹有上戶彩演對手戲,當然抽絲剝繭去打敗對手也是有,但是這部用棒球來當作一個和那家公司命運共同的串場腳色。

總之,片名的羅斯福遊戲是說棒球最精彩的是到九局下八比七,因為八比七,代表有點投手戰,也不會太無聊,而最後的下半局的對決是最精彩。

棒球的事按下不表,該公司的背景是由強調技術與人和的青島公司,在面對強調成本與資金的五輪企業之間的競爭。總之,財大氣粗的人是有辦法玩很多的局,對棒球隊挖腳,對公司挖腳,搞小動作搶訂單,告你違反智財權等等

在壓倒性的劣勢當中,唐澤壽明由看了棒球隊的比賽而找到鬥志,在最後一局,棒球是兩個公司的隊伍要打一場決定誰能晉級有點像是我們成棒的比賽,而在另一方面,兩家公司作的商品也要比賽,來決定到底某家大廠要用誰的商品。

最後一集相當激勵人心,我在這邊不爆雷,但我看完後想說在睡前寫一些我的想法:

 財務槓桿、成本控管、策略等等都只是手段,的確有可能成功,但是如果靠著眾志成城,努力發展出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對手可能惡意削價競爭,但仍然比不上那技術領先所帶來效果的純粹。

因為雙方作的是相機的感光元件,所以在最後呈現拍攝效果的對比,很有洗滌人心的感覺。不過結果呢?雖然我不說,我猜大家都會知道。

我也好想要成為擁有那樣技術的人,其實這部戲還告訴我們不要想抄捷徑而省略測試,欲速則不達,或許這有點對日本國民宣傳的意味的劇,但我覺得我也是很受用的

和半澤直樹比起來,這部我的評價比較高,只是這後面青島被害得太慘,所以我最後三集不忍看,一直到最後一集出來一口氣看完。精彩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薪水太低?

2014/6/23

今天看到報紙上有統計民怨,第一名是薪水太低

正好我先前和卡卡米聊天,講到如果他有一個朋友要脫離 22k,請問可以給甚麼樣的建議。

基本上,如果一個人大學念的和之後工作的項目是一致,通常薪水不會太低,而資訊業是屬於薪水不高但是也不會太低的職業。而且據我最近常和學生說的,資訊相關科系大概是念畢業以後相對來講作的事和所學較相關的科系之一。

當然,有幾個科系一定超越資訊相關科系,例如醫學,會計,法律。但是應該有幾個是很低的,有些科系以前我唸書的時候就聽說找不太到工作。

因此,要破除 22k 第一種就是轉職。不過說真的,要轉職花的時間太長,不切實際

我是推薦外貿協會的魔鬼訓練營,正式名稱是國際企業班,就是教你很多外語、商業禮儀等等,其實訓練出來我看到很多都成為外貿專才

https://www.iti.org.tw/class/riki.php?CID=1&id=%E5%9C%8B%E9%9A%9B%E4%BC%81%E6%A5%AD%E7%B6%93%E7%87%9F%E7%8F%AD%28%E5%9C%8B%E4%BC%81%E7%8F%AD%29

卡卡米問我說,如果這樣就是上這班就好幹嘛念大學,不過就我認識幾個有進去的,大概英文都很好,然後要通過一堆考試,而且學費不低,不過不失為一個快速轉職的方法。

除了轉職外,最直接的就是考公職。我要說,考公職雖然不見得讓你大富大貴 (想貪汙的除外),但是那是一個貧戶脫貧的最保險方法。而且,不要說工作都在台北,你可以選靠近你老家的公職,然後一開始吃家裡住家裡節省開銷,只要不亂花錢,其實不差。然後多出來的錢好好培育自己的下一代,慢慢地就會有改善。

另外一個,其實是我最近經過一些事情後發現的,那就是禮儀公司,很多人不想做,但這也代表如果你做了,薪水會高一些,我有問過最近接觸過的一個禮儀公司職員,不到三十歲月薪也有七八萬。最近有一期的中國夢想秀,有一個女生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找工作,後來當了幫遺體化妝的工作,看起來也賺了一些錢。

接下來,拉保險或當房仲也是一種方法,不過這類工作通常風險較高,有可能你就是天生不適合做這個,於是乎其實賺的比 22k 還少。

那接下來,創業 .... 我先說,創業在開始的時候,能拿錢就偷笑了,而且開始都是苦日子。等到有錢進來,那些投資者巴不得你睡在公司每天工作二十個小時。我前面那篇「論文的終點?」其中引到我老師寫的一封信,其實我老師打中打宇宙慢,他打那麼多字,就知道他多看中那一屆的幾個學弟,那幾個學弟我也一直覺得前途不可限量,只是被 startup 公司給拖了一段時間,不過相信之後錐子還是會破袋而出。這也就告訴各位,創業可能連 22k 都沒有,很多還拿基本工資。所以,你可以賭運。

總結,先不論背景如何,要脫離 22k 最保險的做法是先去從事禮儀業,然後順便在跟遺體相處的時候念念書,拚個公職,之後回老家附近工作住家裡。

或者,先去從事禮儀業以後去那種類似外貿協會魔鬼訓練營的地方學習後出國比賽

至於說出國打工遊學,我只能說,風險也是高,而且你較難接觸到比較高段的工作,所以即便賺了一些錢回來,還是要面對你之後要怎麼繼續下去的問題。

科,想不到結論那麼灰色 ... Orz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論文的終點?

2014/6/22

會寫這篇部落格文章,主要是響應老師之前寫的一篇論文的起點。這篇文章後來被學弟轉載。

http://mmdays.com/2008/12/29/start_of_thesis/

這篇文章原則上是寫給我學弟的,身為老師第一個畢業的博士生,對當時的背景也有一些了解。當時我雖畢業,還是會回去參加 Meeting,當時我們實驗室有幾個非常優秀的學弟,其實功力都比我要高。老師後來寫這篇,算是語重心長,我想每個在做研究的人至少都應該讀一下。至於要不要用 Latex,或是論文整理的方式,老師是要強調知識管理的重要,個人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取用。

為了怕這封信因為那文章被刪除而消失,所以我把它備份在本文的最後 。

其實最近到了一些學生要畢業的時候,今天隔壁實驗室一堆人,之前口試完了以後它們老師要它們改論文格式,然後它們就一直不太愉快,一直想要趕著時間畢業可以抽替代役梯次。身為他們的口試委員,我也看了一下其中的內容,算是邏輯上有很多不順的地方,於是我把莊老師的這封信給它們看,不過似乎已經太晚,腦中都是要辦離校手續的人在遇到有人善意的建議都好像是仇人一樣。

因此,我特別針對每年要畢業的這些學生,寫一篇「論文的終點?」加問號的意思,主要是要靠訴那些一直趕著要畢業的學生,難道那就是終點?

其實我很佩服我的指導教授,尤其是他的研究熱忱與嚴謹的態度,即便我已經畢業一段時間,最近有些機會開始和他合寫論文,我還是常被他 K,順帶一題,其實我的論文為了怕英文被他念我都還有去找外面的論文編修單位潤飾過,還是常常被提醒要注意很多地方。不過我希望我有一天一定能夠得到他的肯定。

以下用信件的方式,來跟研究生講一些我心裡的話

各位今年要題口試,無論是過了還是沒過的學生:

我先講一下我剛到學校的時候,對其他老師的學生做口試的時候都會做的事:對方如果把論文給我,我會把論文從頭到尾讀一次,挑出所有的錯誤和邏輯矛盾的地方,然後提出我的建議,分成大的建議和小的要改的地方。然後先印出來,同時也會把相關的論文找出來,如果學生 Survey 的不夠詳細,我也會當場把那篇論文拿出來。

我後來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有幾個學生後來在口試的時候哭了 ....所以後來,我用字都很小心,避免說別人都這樣做了,你做這個的意義在哪這類的話

在口試的時候,如果老師找的是那個領域的專家,針對你的論文提出建議,幫學生把論文改好,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畢竟雖然到最後很多學生論文會勾選不公開,但是論文還是跟著你一輩子的事。

舉例來說,之前有一個學生的論文實作沒完全,後來感覺他們改來改去就是改不出來,我就降低了我的標準,後來,ASP.NET MVC 的專家保哥搜尋到那篇和 MVC 框架有關的論文,然後看到那篇論文是不公開,於是和我要,結果我只好要那個學生去和保哥報告,畢竟當面講還是見面三分情。因此,其實我大概可以體會台大前校長之前指導一個學生作研究,論文的公開期限是九十九年以後。

因此,我記得口試時其他比較有經驗的老師講過比較含蓄的話:論文是要放在學校裡面的,而且現在都電子化,以後別人都會看的到你做過甚麼。甚至你的小孩以後也會看到。基本上,聽到這句話的話,通常就是在暗示論文他覺得有很多問題,只是礙於與指導教授的交情沒有特別講而已

當然,我也不否認有些老師會把學生的論文產出當作計畫的成果,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老師對於學生論文的要求都是基於要把事情做好的態度。今天如果你為了時間的期限去放棄品質,明天也就會在作工作的時候,到最後偷工減料。

今年我有一個學生,在口試前跟我講說他不想要口試,他想要追求另外的目標,其實他能力不錯,只是可能有些東西他對自己設定的目標沒有達到,後來造成她對於自己才能的懷疑,然後覺得自己不適合吃這行飯,決定休學去找尋自我。雖然他講了很多她想要去做的事情,但是從詳談的過程中我覺得他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有他現在不夠資格拿碩士的感受。我對他的建議是就休學去尋找自己,或許離開一段時間之後對他也好。

但是那是極少數,我常聽到的是非常負面的回答,例如說覺得老師在刁難他就乾脆不念了。

其實我很不贊同教育部最近在推的實習機制,尤其還搞到研究所學生都要去實習,基本上,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可能會到三十到四十多年,有差那一年嗎?當然,我知道有沒有學歷對於某些行業很重要,但是現在很多 22k 的亂象不就是因為太多人大學不好好念以至於實力只有五專生等級嗎?

其實我之前寫過非常多非常有趣的論文,現在看起來都是覺得走在時代前面,但是,或許是因為教育界的狀況必須要在短時間有績效,而且要不斷有績效的關係,很多很有趣的題目我放掉了。到現在,我仍然會很後悔過去有些東西沒把它做到好。


我先前提過,今年我問了很多學生,發現有些學生竟然當面回答我唸研究所是為了洗學歷。雖然我大概知道,學歷對於很多工作的確是有差,像是資管領域,因為大學生太多,因此唸個碩士對於要找 MIS 的工作是有幫助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在學校就不能學會認真的態度,不能學會嚴謹的看待所接觸過的事情,那就算以學歷找到比較好的工作,我也不覺得就代表之後會一帆風順。

論文是對自己的交代,就和我老師寫的一樣,絕對不要把老師當作幫你 debug 的工具,然後東西寫好了就丟過來,而是你要能夠很有自信了再拿上來,至少自己要讀過一次,不要犯上一些很離譜,一看就知道自己沒有檢查過的錯誤。

當你要把你的論文提交時,至少要能夠滿足以下的條件:

1. 很清楚的知道論文的貢獻,甚至能夠用五十個字以內介紹自己的論文貢獻在哪邊
2. 文章內容不要出現很明顯的錯字
4. 能夠回答該領域重要的期刊與會議,甚至能夠推薦一篇你覺得寫得最好的文章。當然,如果這篇文章就是你的論文,那是最好。
5. 確認所有的文句如果引用都有改寫過,不要不小心抄襲
6. 自己讀過一次,乃至於自己有印出來看過確認過
7. 所有的 Reference 都有檢查,使用同樣的格式,並且不會有沒有出現在論文裡面的引用,也不會有論文的引用和後面 Reference 不一樣的地方。
8. 確認自己的實驗數據與運算式,不會有錯的地方,甚至能夠確保其他人依照你論文的方法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第 9 點算是比較吹毛求疵的,可以找一個不同實驗室但是也是相關背景的來讀一下你論文的第一章,正常來說,論文的第一章應該要寫到讓相關領域的人都看得懂,然後後面的章節在講到細節的時候,那才比較會領域不同的問題。

總之,當現今許多學位論文的口試形同虛設時,即便通過了碩士論文口試,也不見得代表論文是夠畢業的,如果把那當作是論文的終點,那就真的是很讓人遺憾。


老師的信備份:
◎ ◎ ◎ ◎ ◎
Dear all:
今年的proposal我用較高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大部份的人都得再花一點時間修正。我的用意是與其等到四、五月你們寫論文時再要求你們改進,不如 利用這個寒假好好督促你們把論文的前三章寫得完整。我大致翻了所內今年提出的proposals,我們實驗室的成員大部份只在平均附近(或者低些)。我想 如果再不嚴格督促你們,我們以後恐怕無法再以LAB成員自豪。
我大概跟你們提過如何寫proposal,但可能不是很有系統。為了讓你們能把proposal及論文寫好。我花了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心得,供你們參考。
論文大致上有五、六章。第一章是Introduction,這一章通常只佔論文整體篇幅的十分之一,卻是最關鍵的一章;它就像一個物品的包裝一樣, 即使結果再好,但包裝差,也會讓整篇論文頓時失色。在國際會議論文的審稿過程中,很多委員往往僅從Introduction中評斷論文是否值得接受。 Introduction要如何寫好是需要一些天份與努力的,基本上它就像在寫作文一樣,要有強而有力的開頭,在前一、二段就能帶領讀者進入你要研究的領 域。接下來的幾個段落,你必須替讀者建立足夠的background,讓他們了解你論文的研究背景。Background建立好之後,你必須點出整個研究 的動機,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動機不足,無法顯示你研究的重要性,變成無病呻吟,甚至連呻吟的聲音都聽不到,不曉得你到底要做什麼。動機點出來之後,通常就 會說明你的研究成果及主要貢獻,也就是論文的價值之所在。在Proposal階段,這部分會以預期的方式來呈現。最後,你會花一段文字來說明整個論文的架 構,並做為第一章的總結。
除了動機要強之外,第一章一般比較容易犯的毛病是研究背景給的不充分,以及與研究動機沒有連貫性,研究背景漫無邊際的討論,然後“天外飛來”你的研 究動機。切記一點,寫研究論文邏輯一定要清晰,整個章節的構思邏輯是什麼、為何這個句子要承接上個段句子、這個段落要承接上個段落等等,一定要清楚的思考 過。許多論文的敗筆在於論文東一段、西一段,段落之間沒有邏輯關聯,讓論文整體雜亂無章。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天份的話,只好靠後天的努力:對 於論文返覆的讀取,不厭其煩的思考句子、段落之間是否有邏輯上的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我自己寫過的文章,每讀一次都有新的體會與修正。一篇論文寫完之 後,我都會再從頭到尾讀一次,修改到我最近一次讀過後沒有新的修正為止。這樣通常會經歷四、五回合以上。我最不喜歡見到的是學生論文寫完之後,從頭到尾連 一次都沒看過就送給我,裡面錯誤百出,甚至連基本的連結 (cross reference)都錯,好像要我幫他校稿一樣。你們有些人也有這樣的毛病,這樣的毛病不改是做不好學問的。以後我看到這樣的論文馬上就退。我以前念書 的時候跟指導教授meeting討論論文時總是戰戰兢兢,在給他看我的論文時我自己會來回看好多次,深怕犯一些明顯的文法或邏輯錯誤,或他曾經指正過我的 錯誤,我也藉此訓練出比較獨立的研究能力。這裡我感覺大多數的學生都比較缺乏獨立的研究能力,有些則完全依賴指導教授替他修改論文,甚至覺得理所當然,這 是相當不正確的研究態度。
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在寫這章前一定要仔細思考你要探討哪些相關文獻,這些相關文獻如何分門別類,然後在第二張開頭以約一頁的篇幅描述你要 survey的內容、範圍與架構。當然,你得提供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何你要做這樣的組織分類。文獻探討要做的好是一門學問,它並不是把一些相關的文獻看過, 然後對每個文獻作摘要即可。把相關文獻做一個有系統的分類,本身就是一種貢獻。一般而言,每個研究領域都可以拉的很廣,你在有限的空間內不可能全部涉獵, 因此,你得設定一適當的焦距,決定文獻探討的領域範圍。
在你設定的範圍內一定有許多文獻要探討,你得將這些文獻分門別類,每一類別選定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文獻做這個類別的開端。接下來你得摘要這篇文獻的主 要內容與貢獻,並且用比較簡單淺顯的方式讓讀者了解關鍵的技術。一般而言,這篇代表性的文獻後續多少有些follow-up繼續改進前人的結果。這時你大 致不需要針對每個follow-up做仔細討論,只要用一、二句話摘要出每個follow-up改進之處即可。把比較重要的follow-up說明之後, 你應該以一段話做為這個類別的結論。這一段話必須評論目前在這類別的研究成果大致為何,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以及與你的研究有何關聯(如你會採用那些既有 的技術,你的研究方法或成果與它們有何差異,你的研究對這個領域的貢獻為何)。
很多人的文獻探討只摘要了別人的成果,卻少了最後這一段,無法讓人了解你的survey與你的研究議題有何關聯,也不曉得你對前人的成果看法為何。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survey不深入犀利,講得都是很表面得東西,讓人家覺得看你的survey對這領域一點幫助都沒有。
對每個類別survey完之後你必須對這整個章節做一個結論。在這個總結裏,你必須匯整出這個領域裏目前的研究進展,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並且從此支持你在第一章提到的研究動機,以承接下一章節。
第三章基本上是要描述你的研究議題與方法。你必須清楚的描述及定義你的問題。有些時候,問題與定義會牽涉到你的系統或演算法所植基於的model, 因此你也必須定義你用的系統model為何,有那些假設的前題。接下來就是說明你的研究方法,所須的定義與所用的核心技術。接下來就是提出你對問題的解決 方案,並分析討論它的優劣。在proposal的階段基本上不必具體的提出解決方法,只要討論你大致將採行的措施即可。但即使如此,在proposal的 階段這一章也不能馬虎的做表面的探討。一定要具一定的深度,才可以讓committee 的成員相信你對於你的研究議題有足夠的了解。這一章寫深入,你未來修改甚至更換研究題目的機率就低。
第四章通常是對於你在第三章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案做一實證,如系統模擬,比較你的方法效能為何、與既有的方法有何差異。
第五章就是對論文做一結論,在這裡你必須重覆你整個研究的動機,再敘述你的成果,然後說明你的研究價值與貢獻。每項研究總有不盡完美之處,你的大概也不例外。因此,接下來你就要討論你的研究成果或系統還有那些可以改進之處,據此引出未來研究方向。
第四、五章在proposal階段是不必要有的。另外,根據研究議題的差異與研究成果的大小,有些論文(特別是博士論文)在討論其研究成果時會分成兩個以上的章節來說明,因此論文總體而言會有五章以上。
論文最後必須附上參考文獻。這是大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因此,研究態度嚴不嚴謹也很容易從這個地方看出。我已經告訴過你們參考文獻要如何編排, 應該會有那些欄位。你們要確實且詳盡的去建立每筆參考文獻。另外,參考文獻的數目應該要適中。碩士論文我認為應該在30筆到40筆之間。博士論文可能多達 四、五十筆以上。但也不要過度誇大,把許多不相干的都放進來。當然,這些數目都不是絕對的,它會隨研究領域和議題有所差異。
我再花點時間跟大家談談怎樣做好survey的工作。(我用了約一天的時間整理這些東西,我的中打不好,昨晚打字打到清晨4點,只打了2/3,所以請你好好的看完!)
Survey是做好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Survey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要對研究的議題有個深入且廣泛的了解,這樣才知道目前在這領 域裡研究的進展已經到什麼地步,state of the art是什麼,有那些的子題及技術已經被探討,從而也可以知道那些還可以開發,那些技術可以被你的研究議題拿來應用。Survey 做的不好,最致命的打擊就是在你對你的研究議題一頭埋入,花了許多心血,好不容易熬出一些成果之後,突然才發現別人早已經發表同樣或類似的成果。
怎樣才能把survey做的深入且廣泛呢?我的方法是你要知道在這領域裡主要的國際會議是什麼,然後把這些會議近幾年來(至少三年)所發表過的論文 的title及abstract瀏覽一次,找出跟研究議題比較相關的論文(注意:是「議題」,不是「領域」)。這樣初步找出來的論文大概從十來篇到二、三 十篇,甚至也可能更多。接著,你得把這些論文的Introduction看一遍,對它們做個初步的瀏覽,然後把這些論文依它們與你的研究議題的相關性做個 大致的排序。接下來就是依序把這些論文仔細的研讀,每篇論文的重點是什麼,關鍵的技術又是什麼,都得弄得很清楚。我的經驗是:因為剛開始對研究議題較不熟 悉,前面幾篇念起來通常較吃力。可是隨著研讀的論文愈多,你就會發現愈來愈輕鬆。
在這個階段,你每篇研讀的論文大概都是夠水準的論文(因為他們是發表在主要的國際會議)。在研讀這些論文的時候,你得看它們探討那些相關的文獻,這 些文獻你大致都得知道,並且就其中與你研究議題最相關的論文,你也得找出來仔細的研讀,並且重覆這樣子的工作一直追溯下去。你不用擔心這樣做會無止無境, 因為當你從最近的一篇論文開始往前追朔,大概不超過三、四代,你就會發現不必再追朔,因為再往前追朔,你會發現它們要麼與你的研究議題愈來愈遠,要麼就是 你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果是你研究領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而你還不了解,那你應該回頭再修一些課把基礎打好,不該這麼早就進入你想研究的議題上。
根據這個經驗法則,你會發現你在survey的階段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把與研究議題相關的最近幾篇論文拿出來,看看這些論文所引用的文獻有沒有你不 知道的,如果沒有,那麼比這些論文早的文獻你大概都沒遺漏了。如果有,就把它們找出來仔細的研讀。隨著你研讀的論文愈多,你的功力就愈增加。當你發現拿到 一篇新論文時只要看完它的Introduction之後,你就知道這篇論文的重點及猜出它用的主要技術之後,你的功力已經提昇到可以進入研究議題的階段 了。在這個階段,如果論文的研讀夠深入及廣泛,你往往也可以發現新的研究議題。
你的survey還不能在這裡停止,因為你的觸角可能尚未含蓋所有關於研究議題的文獻。你目前只有survey與研究議題相關的主要國際會議(以及 會議論文所引用到的相關文獻),這些會議通常不超三到五個。目前的國際會議相當多,而且有些會議的研討議題又廣,因此有可能兩個會議的主軸不一樣,但卻含 蓋類似的子題。舉例來說,假設你要研究的是peer-to-peer系統上的資訊搜尋,你大概會找專門探討peer-to-peer系統的國際會議。這個 目前大概有二、三個。可是你知道那裡還有呢?我告訴你至少還有二、三十個可能:專門討論分散式系統裡的國際會議(這至少有五到十個,其中first tier的約三、四個,其餘為second tier),討論平行運算的國際會議(這至少也有五個),討論網路與通訊系統的國際會議(這至少十個以上),討論資料庫與資訊檢索的國際會議(這至少也有 五個),相信了吧!而且還有好多新的workshop你從未聽過的。
你一定會問:一、我怎麼知道有那些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二、我怎麼有辦法消化完這些會議的論文?
第一個問題得從你第一階段的論文研讀著手。在研讀這些論文的時候,你得注意它們發表在那裡,從而知道有那些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
第二個問題:如何消化與你的研究議題可能相關的國際會議內的論文?你把與研究議題相關的最近幾篇論文找出來,看它們是在那一年發表的。如果你研究的 是熱門議題,你找到的應該是去年或今年的論文;如果你的議題冷門,那最近一篇論文有可能是好幾年前的事。不過不管是冷是熱,你都只需把相關的國際會議最近 一、二年的會議議程拿來看看,有沒有與你的研究議題相關的論文發表,有的話把論文找出來仔細研讀一下這篇論文有什麼突破,另外,也注意一下這篇論文引用的 參考文獻有沒有你尚未讀過的,沒有的話表示你前階段的survey做的很仔細,有的話你就得把這些遺漏的論文找出來研讀,並且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再去追朔這 篇論文三、四代以內的參考文獻,以及論文出處,找出是否還有其他的相關國際會議,並且一樣得把這些會議近一、二年的議程拿來看看是否有相關的論文發表。這 些過程一定會收斂的,而當你發現沒有新的論文被你找出來之後,你的survey工作大概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可以準備收工全心投入研究議題上。通常而言,你 在第二階段找到的論文不會太多,大多數的論文在survey的第一階段都會看到。收工之前,為防萬一,你再到Google、Siteseer及幾個主要的 digital library,如IEEE,ACM,Springer等去search一下,確定沒有漏網之魚。如果你survey的深入,你應當知道要下那些關鍵字去 查詢。這個步驟也可以確保如果你研究的是冷門議題,在你看到的最近一篇的論文,到近一、二年的國際會議這期間,有沒有其他的論文你沒有注意到的(因為你最 後一階段的survey工作只注意相關會議最近一、二年的議程,而你看到最近的論文可能是好幾年前的東西)。
在這裡我好像都沒提到期刊論文。一般而言,期刊論文通常比較完整,但刊登的結果往往是二、三年前的東西。就資訊科技而言,二、三年內的研究進展可能 很大,因此比較新的結果通常先發表在國際會議上,發表之後,經過幾回合的修正才會投稿到期刊。所以你survey的論文比較新的東西很少會在期刊上發現。 但反之,比較久的成果,有可能已整理發表於期刊上。如果是如此,那你在研讀這個成果時,最好是找已發表於期刊上的論文研讀,這樣會得到比較完整清楚的資 訊。
整個survey的階段會看完幾篇論文?這當然看你的研究議題而定。但三十篇以上是跑不掉的。如果加上你只瀏覽Introduction 的部分,那可能在五、六十篇以上。
最後,我要你們做一件事情:
在一星期之內,把survey的工作按照我上面講的步驟重做一次。星期六之前,請你整理一個清單摘錄下列資訊,並email給我 (記住:做完整之後再email給我;我不要片段片段的接收你們的資訊):
1. 與你研究議題相關的國際會議及期刊有哪些。
2. 你找到哪些論文,論文格式請整理成bib檔格式(記住:我要的是bib檔格式,且要非常完整正確。如何做到,可以問實驗室學長。我也會請他整理一份心得告訴大家。)
3. 在你找到的論文裡,請用另一份表格整理下列資訊:請就這些論文依其與你研究議題的相關性分成三類:密切相關、相關、略為相關。同時請標記哪些是你已經仔細 的研讀過的,哪些是你只瀏覽Introduction ,但有把握住整篇論文的重點。若有尚未看完的論文,也請標記。
4. 請把你列出來的所有論文電子檔以下列方式命名:
年代-會議或期刊縮寫(若不知,請以第一作者的Last Name代之)-Title的摘要。
例如:2003-SIGCOMM-Peer-to-Pe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ing Self-Organizing Semanticverlay Networks.pdf
然後請你上傳這些檔案到ftp,你的個人目錄底下的paper 子目錄內。我會就你整理的清單去判斷你的survey是否足夠,再來決定你的proposal及論文應該還要做哪些工作。
Joung
◎ ◎ ◎ ◎ ◎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宿醉

20140618
之前有看discovery 說宿醉的原因之一是脫水

我要說,我常宿醉

像今天我不過是在三十度下跑一萬,我現在頭就快炸了,那是一種脹痛感,如果起個身血壓上升頭就是隨著心跳頻率在脹痛

上次最嚴重的是太猛痛到三點於是開車去醫院打止痛針

這樣看,我可能很能習慣宿醉也不一定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追求興趣?

2014/6/14

最近有學生和我講說他要休學去追求興趣,我其實很鼓勵他去做,但也知道這件事的辛苦,我要在這邊講一個我很喜歡的日劇─西洋古董蛋糕店的例子。不過後來好像韓國有買版權去改編,不過我以日劇為主。

這部戲我看了以後,後來機緣巧合買了漫畫看,不過那就是純純的 BL 風格,大概腐女們會很喜歡,我個人很慶幸連續劇做了改編

這故事的主角─神田英司,是一個拳擊界非常強的人,後來他的眼睛出了問題,於是去蛋糕店工作。這是瀧澤秀明演的,其他還有藤木直人、阿部寬和椎名拮平,不過我不是講偶像的問題,而是講劇情,中間講到,神田他因為受傷不能從事自己最喜歡的拳擊工作,但在勸另一個拳擊手的女友支持那個拳擊手時,露出了不甘的心情

這時,他做蛋糕的師傅跟問她,當蛋糕師傅是他的第幾志願的工作,他說是第二,然後蛋糕師傅說:人能夠做第二喜歡的工作,就非常棒了,他好像把麵包師傅的工作排到第十幾。然後神田去問他前女友,說當護士的工作是在他志願中排第幾,他說第七還是第八

其實這蠻反映出經濟學中效用函數的概念。而羅素克洛在他的演的美麗境界當中,有一小段在講 Nash 的賽局的概念,他說:我每一步都是最好的一步,為何下棋輸了。在人生中,我鼓勵大家去追求理想,但是有些時候,理想可能不見得適合你,這時候搞不好第二理想,對你來說,你會因為有比較好的成果,而使得總效益最高。甚至搞不好第三理想或第四理想到最後有一個適合你的,你雖然心中會有不甘,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最好的,畢竟那也是你喜歡的東西。

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當 NBA 明星球員,但是我很早就知道我不行。我也會想說我要當物理學家,去像愛因斯坦一樣提出相對論,或像 Big Bang 裡面的薛爾頓,做量子力學提一個很酷的東西 (雖然那是電視劇),做資訊大概對我來說是排在第三,我覺得這我就很幸運了。不過,有時工作很複雜,像我現在還要兼老師、sales,PM 等等的工作。有些雜事是我不喜歡的,但在這複雜的情況下,你也很難去歸類 ....

總結是,人生很少有百分之百完美,要與不完美共存 .....

從這次路跑跑錯路談起

2014/6/14

最近新聞上有藝人跑錯路,然後拍照被網友吐槽

http://www.udn.com/2014/6/13/NEWS/ENTERTAINMENT/ENT1/8738317.shtml

基本上,我是覺得有偷雞,但是,以前路跑也有那種有人沒報,然後臨場拿別人號碼步跑的情況。這兩者情況有些不同,就後者來說,有些人會說損及了其他人的權益,因此那種名次在邊邊差一個就可以拿獎的人會選擇檢舉。

其實跑步自己跑就好,要去參加比賽無非是可以透過一個壓力讓自己進步,那是和自己挑戰的事,尤其半馬跑到三小時多,其實就是自爽而已了

我要講的不是這個,我赫然發現,許玉芳的紀錄竟然那麼久還沒人破 ....

基本上,五千公尺有幾個關卡,第一個是 20 分,就是每 400 m 96 秒,然後下一個是 18:15,那是 400m 90 秒,然後再到 17:30 那是 84 秒,然後再下一個是 16:40,那是 80 秒 400m。然後平均 76 和 72,到平均 72sec/400m 是 15 分。

我舉許玉芳的成績,就是說如果這成績還是許的,那這真的是超久沒破了。

我寫一下日本的女子田徑紀錄:

14:53.22

然後高中女生是 15:10.23

先不講說日本的高中生田徑紀錄大概就痛宰我們,去年有一個高中生一百公尺跑 10.01,我們自己這幾年進步真的是很少:

我先貼男子的紀錄的一部分

100公尺 易緯鎮 10.28 2012年5月26日 臺灣台北田徑場 101年台灣國際田徑邀請賽
200公尺 張博智 20.81 2001年4月29日 臺灣臺北市立體育場 2001年臺北國際田徑邀請賽
400公尺 張博智 46.72 1998年10月26日 臺灣臺南縣立體育場 87年臺灣區運動會
800公尺 王榮華 1:47.24 1980年5月3日 美國洛杉磯 南加大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抗賽
1500公尺 黃文成 3:46.40 1983年6月11日 美國加州 加州波莫那公開賽
5000公尺 吳文騫 13:54.42 2002年10月10日 韓國釜山 第十四屆亞洲運動會
10000公尺 許績勝 29:12.10 1993年11月28日 日本東京 第36回中央大學長距離紀錄會
110公尺高欄 吳清錦 13.90 1983年11月5日 科威特 第五屆亞洲田徑錦標賽
400公尺中欄 陳天文 48.63 2001年8月31日 中國北京 第21屆世界大學運動會
3000公尺跨欄 吳文騫 8:34.76 2002年10月9日 韓國釜山 第十四屆亞洲運動會

http://zh.wikipedia.org/wiki/Template:%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94%B0%E5%BE%91%E7%B4%80%E9%8C%84

然後再貼女子的

100公尺 紀政 11.22 1970年7月18日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國際賽
200公尺 王惠珍 22.56 1992年10月30日 臺灣宜蘭縣立體育場 八十一年臺灣區運會
400公尺 紀政 52.74 1970年7月29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國際賽
800公尺 李雅惠 2:04.74 1998年7月21日 日本福岡縣福岡市 第十二屆亞洲田徑錦標賽
1500公尺 李秋霞 4:22.80 1975年5月17日 美國貝克斯菲德 貝克斯菲德田徑賽
3000公尺 李素梅 9:37.68 1979年6月24日 美國布格明頓市 全美青年田徑賽
5000公尺 許玉芳 16:25.21 2009年10月27日 臺灣台中體育場 98年全國運動會
10000公尺 許玉芳 34:16.09 2009年10月25日 臺灣台中體育場 98年全國運動會
100公尺跨欄 紀政 12.93 1970年7月12日 德國慕尼黑 丹特運動場新跑道啟用賽
400公尺跨欄 徐佩菁 55.71 1998年12月17日 泰國曼谷 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
3000公尺跨欄 陳昭郡 10:37.54 2013年3月23日 臺灣臺北田徑場 102年全國大專校院田徑公開賽

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 100m 男生這幾年有突破外,許玉芳五年沒被破的紀錄還算是最近被破的徑賽紀錄。

這時,有人會說,明明有一個女子三千障呀,其實,女子三千障是這幾年才有的項目,亦即女生以前是沒有三千障的比賽的。順帶一提,我記得以前三千障大專乙組最猛的男生是一個警察,他可以跑到九分初,也就是說如果看到他要追你,就直接投降好了。

這幾年,全民體育風氣上升,運動科技應該也進步,但是我國的體育,尤其是徑賽,真的是蠻不長進的,田賽好一點,但是和其他國家比還是差很多。

至於世界紀錄,我要說的是,進步的幅度真的是超過我的想像,很久以前,我曾以為班強生吃禁藥跑到 9.79 應該是人類極限,Michael Johnson 兩百 20.32 應該這輩子不會看到有人破了,但最近這些成績好像都已經過去很久了。

全民瘋路跑也是好事,但是從運動就可以看出精神上面的渙散。或許大家會說我們有一些人打美國職棒還不錯,謝淑薇女子雙打世界第一,我們桌球也不錯。但是,田徑和游泳是運動的基礎,此兩項目不振,則其他項目的水準也難以看到提升。這就和劍宗和氣宗一樣,田徑和游泳應該就是以前的內功,內功不行,硬練外功的結果就是看到很多人受傷。

其實我寫這個沒有要大家去跑步,畢竟我朋友大部分運動當興趣就好。但是從這也可以看出大家做事不好好做到好的一個情況。


請大家不管是哪行哪業,要把事情做好才是

不過,話說回來,我要把體力調起來才行

題外話,今天隨便翻到一個日本漫畫叫一拳超人,他就是隨便揮一拳就可以把入侵的外星生物和改造人打倒。有一話講到他為何強,原來是他每天跑一萬公尺,做一百個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這和鄰家女孩裡面上衫和也要補強體力也是跑一萬加五十個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要先從這個地方開始復健吧。

至於如何要培養自己成為變態,我建議各位看奈續子,那是一部只要靠意志力和天分就可以超越世界紀錄的故事 ..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給畢業生的歌?

今年的畢業歡送會,有學生放了 Angela Aki 的給十五歲的自己,據說這人曾在 15 歲的時候寫信給三十歲的自己,列出了自己的夢想,後來他在三十歲的時候,他做了一首歌回給十五歲時候的自己。


這首歌 2008 就發布了,只是今年他宣布退出歌壇,然後就重作精選輯,因此我不太確定這 MV 是不是新拍的就是了。


其實,如果要我選給畢業生的歌曲,我會選 Let it go,其實這部片我覺得最大的高潮是在這邊,一個人被束縛了那麼久,最後終於找到自己。其實剩下 3/4 我覺得都弱了。蠻適合畢業生的。

不過話說回來,我要吐槽的是 Angela Aki 的 MV,其實那些人講自己夢想的都很酷,但是沒有程式設計師或是 IT 人員呀。這讓我想到江蘇衛視有個節目,有點類似王子的約會,這人不過是講了他是程式設計師,女生就全部滅燈了。

Orz ..... 看來程式設計師或 IT 人員一般工作不太酷呀 .... 難怪 Angela Aki 的 MV 拍到很多職業的沒有選程式設計師。


給今年的畢業生

2014/6/8

每年我都會給畢業生一些畢業贈言,今年在系上畢業典禮的時候,我看時間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因此我想把話留到謝師宴講,但是謝師宴那場地又不能夠講話,所以我把我想給今年畢業生的話打成部落格的文章。

今年有太多可以寫的了,有很多都讓我想到教育的本質,不過,我想以在上週學生事務會議,後來殺時間的時候學務長閒聊,講到他想要培養學生的品德,然後被正好在當學生會副會長的今年系上畢業生 (常常在我的資料庫和資安管理課睡覺的呂同學) 講說:「其實學生自己會想,不用學校操心。」的這句話開始寫。

因此,我並不想說教,以我的年紀來說,其實在做很多事情時,我過去的經驗已經讓我對於很多事情不是那麼興奮。我想就年輕人來說,趁年輕多闖闖,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性,但也正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會增加人生的樂趣。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要提醒各位:

我常常開玩笑,其實開玩笑最大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見好就收。以前面我講的學生事務會議為例,那時候會議議程已經走得差不多,那時那幾個長官已經是有點在用閒聊的方式在講,其實具體的方案都還沒成形,那時找人講話是為了殺時間,不需要當場讓人家很難下台。但是,這分寸很難拿捏,幽默如果過頭常會傷人,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就這點來說,我的建議是人在任何時候要儘可能保持理智,不要得意忘形。我很少喝酒,因為這些東西會讓我失去理智上對我自己行為的控制。

其次,人要能控制住自己對其他人的好惡,我有一個很敬重的長官跟我說,一個成功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對另外一個人的好惡去決定一件事是否要跟對方合作。這件事很難,我要說我也不太能做到。但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絕對對你未來有很大的幫助。基本上,各位過去都多半與電腦在接觸,但是和人接觸比和電腦接觸要難很多。基本上,我們常講說合作很重要,但是要和他人合作很難,更不要說你們未來有可能當主管要管其他人。管理絕對是一個很難的技能,比你們過去看過的論文或是寫的程式要難上非常多。除了不要被情緒控制外,更重要的不要輕忽管理的重要,要花時間去管。

接下來,我也要跟各位講一下我過去切身之痛:有時候在公司,鬥爭是難免的,但是贏了有時候也就是輸了。各位如果看到二十年前的我:萬能運動員加上功課不錯,就是一副天下捨我其誰的感覺。那時偏偏又遇到 Internet 創業風潮,讓我覺得我就是無所不能,當然,很多案子你交給我我一定可以做得出來,然後我不斷的會要讓自己往上爬,其實我沒有輸,我都贏了,但中間很多東西是如果我可以回頭我一定會改的。或許這是你們未來才要面對的問題,但是你如果做到最後變成讓別人很怕和你一起做事,或是不想和你一起做事,那即便你當到主管,也只是徒具虛名而已。

當然,前面是受雇於人,如果你創業,那就是成功的是老大,但是創業成功的背後,死傷也是無數,我朋友常和我很壞的說:如果要找ㄧ些優秀的人才,那就去找創業失敗的就好,創業失敗的人銳氣往往被磨了一層,能力又好又不會太好高鶩遠。我要說的是,創業基本上失敗算是幸運的,最慘的是不好不壞,然後你放棄也不是不放棄也不是,其實這時間點也很難說,每個人買股票看股票跌都會想說他有一天會反彈,但是一般的經驗法則是要有停損。另外就是創業初期能不花錢就不花錢,不要搞那麼多排場。而就算拿到創投的投資也不算是成功,要真的落實獲利才行。

最後,大家最近都喜歡談 22k 的問題,我也來講一下,只是我從不同的構面來看:你們覺得停車場收費員的工作,如果是你要給薪水,你會給多少錢?這工作很固定,好像被取代的可能性很高。那接下來,如果他年齡增長,你會按照他的年資給他加薪嗎?

今年張忠謀講了,一個人一週工作五十個小時,剩下三十個小時要拿來社交和學習,你覺得公司會付那三十個小時的錢嗎?如果你是老闆,你會付這錢嗎?我講我以前當顧問的例子,其實當顧問基本上是不能夠報學習的錢,因為客戶就直接罵:我付錢給你學習的嗎?

好的,另外來看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台灣當然所有的教授薪水都一樣,但是如果是美國,救我朋友跟我講的:如果是同樣是博士畢業教書,一般是管理的>工程的>理科的>文科。不同的領域薪水也不同。

再講一個,以前我唸書的時候,那時商周登了一個故事:有人不拿薪水去麥肯錫上班,後來半年後人家決定錄用他。

起薪基本上都不是問題,重點是之後。我覺得台灣真正的薪資問題是一般中年人的薪資上不去,這是比較大的問題。現在大家很喜歡動不動就 K 財團,但我要說的是,大企業或財團其實薪資給的是比一般小企業高的,你在一般小企業當到副總或部門主管,大概薪水八萬一個月就到頭了。然後整天在 K 企業不轉型都在做代工,但是轉型的企業搞品牌的,Acer, HTC, 趨勢,哪一個不是產品被自己人嫌東嫌西,還巴不得它們倒。

各位要找工作,我覺得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這家公司賺不賺錢,基本上,如果你 care 錢的話,賺錢的公司一定要比不賺錢的公司要福利好。當然,有人喜歡穩定會要去公家機關,基本上公家機關人員最近也被戰的很慘,基本上,我對公家機關的解釋是:國家需要建立一個環境,告訴他們好好用功努力可以有一定溫飽的工作,而對於本來是貧窮的家庭來說,這樣幾代以後有可能可以把自己洗到中產階級。所以我個人不去否定相關的福利和架構。第二,你十年以後,萬一公司倒了,或是你被裁員了,你有沒有辦法找到下一份工作?

第一個問題你可以說我有興趣的問題,但第二的問題很重要,我最近看到很多學生,工作了一段時間來找我,聊到轉職,但是我們聊一聊發現,它們都還沒有到轉職會很夯的點,而是轉了可能一切要重頭開始,我最常看到的是很多做技術的想說慢慢不要做技術,但是你要轉管理,但過去沒甚麼管理的經驗,這就看你能不能接受薪水被砍很多或是要重頭再來。所以,要時常留意自己的履歷長怎樣。

今年我比較推的工作是針對某些特定產品的 Presale,基本上這是你可以碰到很多客戶,而且實際上可以兜出一些東西的工作,而且進可攻 (往 sales manager),退可守 (做產品規劃或研發)。如果想往修羅道走的話可以當 consultant,因為你是要一天到晚幫客戶解決不同的問題,所以一天到晚會看到新東西,而且你能做得下去代表你能夠被付錢,這很重要。

順帶一提,我對於黑心企業的評估標準是:如果你幫公司賺的錢超過你薪水的三倍,那麼你可以考慮離職了。以我的經驗,如果你幫公司賺 3x,x 是你的薪水,其中 x 會拿去攤管銷成本,另外 x 是高階主管的薪水。如果你有本事達到而且可以持續達到,直接去跟你老闆據理力爭,不行就跳。不過話說回來,IT 一般就是管銷成本的那部分,這也就是告訴各位在公司裡面還是做能拿到錢的工作比較好,或是你搞成本中心去內部計價。

最後,我要講的是,台灣這幾年來經濟出狀況,和過去過度集中在資通訊產業有關,一個 Apple 雖然鴻海賺了不少代工錢,但全世界相關的企業死得很慘的不少。而這些資通訊產業的人,過去給的薪水給得很高,我認識很多同學或學弟,碩士畢業去園區大概一年分紅可以拿兩百到六百。在這種況況下,你會去國外念博士或唸書嗎?這就形成了台灣在國外人才庫的斷層。然後,最近一堆人不想念博碩士,也不想到國外去念。我聽說的都是去國外打工遊學,即便學到ㄧ些英文,不是讓你回來和自己人講的,你要有能力從國外拿到案子帶回台灣來,畢竟歐美的物價水準還是高。台灣很多商人拿了一堆錢供養子女在國外念書或生活,這些人生活態度又不是要去吃苦拉生意的。

總結來說,今年我主推各位到國外去做 Presale,然後掌握到他們的通路,把案子帶回台灣來。另一個我推的是去俄羅斯看看有沒有機會當天然資源公司的掮客,阿宅順便可以去烏克蘭包水餃。

p.s.今年有我認為不錯的學生後來決定不念,我想他對教育一定很失望,但是我想了想,大學教育不管是哪一國,很難特別針對一兩個特別優秀的同學去量身訂做課程,畢竟班上其他的同學會睡著(這我可是有經驗的,我每年都要面對一開始有些很厲害來修我 C 的同學,這些人後來覺得太簡單就翹課,但是考試才發現我教的東西縱深很深考的不好,但是為了這些人特別加料的課程,最後就變成後面其他來上課學生的崩潰)。我目前想到比較好的方式,只有讓他進研究室以後,由那個領域的大師來帶才有辦法。但我很感謝他給我反思的機會,我會再好好想想。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要不要收錢

2014/6/1
有句話說:If you are good at something, do not provide it free

但我一直的想法都是:
如果只拿一點錢,不如不拿,這樣還可以擺譜

anyway,最近有遇到一個單位,明明應該是一些很優秀的人,但是常常用個餌在那邊釣,要人免費提供服務,然後事情又不好好做

它們要我幫忙準備一些資料,我最後到認識的店家去拍照,然後那店長突然想起總公司規定,然後跟我講說研究沒關係,但不要給別人知道

我心中充滿的是 x,你那個單位自己可以用正常的管道,好好的去要東西,而且你的系統架構應該你自己才知道,竟然要我幫他們提供這方面的資訊。然後你們自己現在廠商交接搞不定要交給我。真是香蕉芭樂

其實我應該要說沒拿錢來我們就 cut 掉才對,為了自己的尊嚴,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