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三創

2015/1/22

最近看朋友臉書貼一些東西,我個人有些感觸

鴻海做到現在其實是讓人很跌破眼鏡的,他最早是做 Connector,這種其實沒啥技術和毛利的東西。後來郭台銘硬是把這家公司做起來。當然他的薪水不會說很高,只是他最厲害的一般都不是血汗工廠,而是供應鏈的效率。我記得以前學長跟我講的故事是:

原本郭台銘要幫一家公司代工,但是一般那個利潤不好,於是郭台銘派人去幫那家公司去改它的供應鏈,結果賺錢。

我覺得,要講血汗鴻海其實和其他台灣的公司來比不會特別血汗,但是他們是很著重效率。這點是郭台銘厲害的地方。

商人不該跳在台前去講政治,這是他犯的大忌。所以他黑掉其實和血汗不見得相關,而是和政治比較相關。

至於三創,我說實話,大家都把它放在太便宜不便宜,其實如果政府自己做,大概我們不僅收不到錢還要賠錢,不過這題外話。我覺得郭台銘不該放話是沒錯,但是我個人的感覺是,他其實已經抱著三創不做也沒關係的心態。

怎麼說呢?鴻海在開始做三創的那個時間點,其實大家可以想想那時他們有做哪些事?沒錯,就是賽博 3C,我記得京華城一樓那邊,那時有開它們的旗艦店,所以那時候我想,郭應該是想要搞通路。其實這 make sense,總之自己做的如果自己賣,其實搞不好利潤不錯,這點我不知道 A-Studio 是不是這樣的概念。

Anyway,不過我看賽博 3C 的東西,其實是沒有太高品質的東西,而且也沒特別便宜,所以京華城那邊就撤櫃了。其實如果有地就可以賺錢,你可以問問威京小沈搞京華城他後不後悔

所以,其實以郭台銘來說,這人很重效率,在台灣搞通路的這件事看來他某種程度上是放棄了,所以他某種程度上有那種不搞就算了的心態。

其實以三創來說,之前一週是講他三億男,之後又有說他的案子不合理之類的,他又覺得和原本有賽博 3C 的規劃不合,於是就發飆了。其實我覺得他嗆得底線太弱,因為三創的東西都蓋的差不多,其實停不停工已經沒差,至於不營運,我覺得他的腦袋想的可能是搞不好做了還虧 (我猜他京華城那次虧了不少)。整體來說,如果他從頭到尾沒講 48 小時,現在會完全不一樣。但是柯文哲選擇硬幹,這又讓郭的失策變得沒那麼失策。

至於光華商場,我個人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早期光華商場是有很多多樣性的選擇,但是現在大家賣的都那幾款,然後就是幾家大家的開很多家店,其實 3C自從 Apple 出來以後,整個的多樣化和利潤都慢慢地消失了,不同家賣 iphone ipad,同樣的東西到最後只有比價了,整個無聊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