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公車專用道

2014/12/29

最近有很多很詭異的新聞被包裝很大,例如小秘書,其實這種內部人事的東西你在外面怎麼會多操或找不到人都知道。嚴格來說,公務人員如果要你做事不做是可以用公務人員甚麼甚麼條例去整的,我不相信說找不到人。而如果真的要說工作很拚的,大概有一個人大家都不知道的─陳樹,據說他這人動不動就讓人加班到晚上還深夜的。其實新找進來的人怎樣或長官嚴不嚴格我不管,但就這樣把其他原本可能很多人很操的講的都很混,這樣的新聞結果是我不樂見的

離題了,要講公車專用道,很多人年紀不到或是小時候很守法不知道

公車專用道大概起自阿扁時代,一開始仁愛還是信義做沒問題,因為那車道多安全島大,後來做到新生南路做到路中間,我一整個不爽,然後當阿扁拿來當政積時,我是反對的。簡單來說,原本新生南沒公車專用道,我坐同學的機車或是自己開我用十萬買的二手車大概可以上到七八十。後來非常麻煩,因為新生南往北要右轉你就知道

那時我對很多人拿來當阿扁的政蹟嗤之以鼻,還打了不少筆戰,不過當初大部份人的想法是:要股勵大眾運輸

無耐後來公車專用道就成為好評政策,馬英九根著蓋,一直到羅斯福路的公車專用道,其實不走那條地下道你要繞一圈

連帶後來忠孝東西路那邊公車專用道因為這理由也就不敢再啟用。簡單來說,如果你去比較新生南路和其他地方的公車專用道,其實放在分隔島兩側,會比新生南路那種挖在每側中間要好,不過這離題了。

簡單來說,把所有的公車專用道拆掉,對汽車族來說,一定是通暢,而忠孝西路台北車站前沒有機車的情況來說,其實公車專用道不啟用一定就拆掉一定比較通暢,而忠孝東路那段其實是有機車的,這點很多人也搞不清楚就去笑有些議員也是不對,因為過了中山北也是有。其實單純要講通暢的話,最近我從台北車站西邊要往那邊沿著忠孝西路開,結果在中華路那邊沒辦法過去,看來擋了個北門,把北門拆掉更爽快。

那麼,現在大家對拆個公車專用道那麼爽,其實對我來說我以前是反對公車專用道的,那過去那些說公車專用道是鼓勵大眾運輸的人呢?又都跑到哪去了?

基本上,公車專用道在台北市,其實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尖峰時期一堆公車卡在公車專用道,基本上,'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因為大家都想爽爽的坐到自己家門口,所以如果一條幹道,然後因為起點和終點的不同有五個分支,那麼那五個分支的公車就都會在那幹道上跑,而這些重複的路線就是一堆車會擠在那邊的原因。

解決的方法我覺得有兩個:

1. 統一協調經過重複路線的公車業者,讓他們發車的時間要能夠錯開,或是不要大家都一起發車。
2. 這和上面那點是要配套的,就是台北市因該用幾環幾環的方式收公車錢,也就是說,在市中心那一圈,一個時端內不管怎麼坐都是一個錢,然後你跨區才要收錢。其實我記得溫哥華就是這樣的方式,這樣乘客才不會說都一定要從頭做到尾都一班車,下來換一下車錢一樣就沒差。不過這一定會有業者和有些乘客會反彈,搞定這種事我覺得才是厲害。

回到忠孝東西路和中山北路交點的問題,其實解決的方法不是公車專用道,解決的方法應該是把地下橋填起來變成一個十字路口。我覺得羅斯福路圓環不能填平的原因是有座橋橫跨基隆路,但是我記得中山北路和忠孝東路是不會有這問題。而如果忠孝東西路的拆得那麼爽,那就把羅斯福路的那個公車專用道也一起拆了,基本上那兩個是一樣的概念,只是羅斯福路先做了被罵忠孝東路才沒啟用,所以忠孝東路拆羅斯福路也該拆。

總結來說,其實柯文哲很好的是它的確做了很多 Quick Win。這點我不得不佩服他。但是公車專用道整體來說是一個大問題,但是相關的大眾運輸規劃問題就消失了,這點很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