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念博士

2014/5/4

=====
前言:

今天我問隔壁實驗室的學生:你畢業想幹啥?
他說了一個想進的公司名稱
我說:為何想進?
他說:錢多
我說:那研究所可以怎麼幫助你進那家公司?
他說: 好像沒啥幫助。
我說:那你為何要念研究所
他說:可以拿到學歷

又是一個想洗學歷的 ..... Orz
難道沒有人是想要多學些東西的嗎?

=====

其實這篇我之前好像也有在臉書寫過,只是後來我臉書帳號砍了。

我看到今年博士班報考名額,丙組只有兩個。甲組相對也少,乙組最多。其實這幾天我有問其他實驗室和自己實驗室的人有沒有想念博士,其實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

首先,我先講說我為什麼要念博士: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 資訊管理是應用科學,我覺得好多東西底子沒打好。
2. 其實我一開始就想要去業界,我是想說念博士可以做一些比較深入的研發之後拿到業界去。

至於我為何要在國內念博士,這理由就很詭異了:

1. 我們家算是中產階級,那是筆不小的花費,而我整天看我妹吵著要出國去念書。那時候我脾氣一拗,我就是討厭崇洋媚外的,所以我想我在國內也一定可以做出一些東西。所以我就硬是不想出國念。
2. 其實那時候我一直想要跑步得金牌參加奧運,想說又可以有博士學位,又可以代表國家去比奧運很酷,所以我想要繼續參加田徑隊。

我想聽完上面這兩點,大概大家會覺得這真是莫名其妙的理由呀 .....

其實我不太確定,如果我那時候決定出國會怎樣,我本來想說會變胖子,但是後來想想我後來就算有跑步也變胖子,所以沒差。不過應該我發表的論文數會比較多吧。

Anyway,歷史沒有如果。

我覺得,整個國家的文化和對於念博士這件事,其實是有一定的偏差。基本上,我覺得博士是要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來唸的,但是現在搞成是博士是為了要產出論文,如果就業是以教學導向,那麼資格考本身就不該有用論文來抵的情況,因為你要有一定的廣度才能進行教學。那麼如果你是針對一個議題來做,那就是 1 則去研究機構,2 則去企業的研究單位。學校當然也是研究單位,只是並不是必然,而一個人懂得東西如果只侷限在自己的領域,那麼其實並不是很好。

其實我們系上的好多同仁,都可以做為大家的表率,每天早上八點到校做到晚上,星期六日亦然。然後會對很多研究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我覺得真了不起。那種就是對研究的興趣。

基本上,有受過博士訓練的和沒有的,在資訊領域,至少對於架構的規劃上是有差的,甚至你比較能夠有系統地去解決問題,這和很多學生說早一點進企業界去卡位這件事是不同的。

我只能說,在分紅費用化之前,資訊界一堆人想進園區工作不想出國唸書,造成我國在國外的人才斷層。現在或許會有些人想要出國發展,但是整體來說,氛圍是不太想花時間去做一些比較深入的東西,會造成整體人力的淺碟化。

其實台灣真正的問題,不在年輕人的薪水問題,22k 是假議題,問題是在中階人力的薪資成長議題。

我覺得,政府可能要考慮,重新取消分紅費用化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