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2014/10/8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日本科學家共同獲獎,分別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

非常值得觀察的是它們的過往經驗:

赤崎勇按照 Wikipedia 的敘述:京都大學理學部畢業,工學博士(名古屋大學)

天野浩則是名古屋大學工學部電子工學科畢業,看他的資歷,應該是跟著赤崎勇,後來一路發展下去:

1988年 名古屋大學助手
1992年 名城大學理工學部講師
1998年 名城大學助教授
2002年 名城大學教授
2010年 名古屋大學教授

中村修二:

1977年:德島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畢業。
1979年:德島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了、日亞化學工業入社。
1987年:佛羅里達大學電子工學部留學(至1988年9月)。
1993年: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
1994年:以論文「InGaN高亮度藍色LED的相關研究」取得德島大學論文博士學位。

Wikipedia 也記載了中村修二和當時日亞化工間的專利權爭訟,以致他後來去美國當教授了。

基本上,這三個人當中,只有中村修二有去美國留學一年,其他兩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而且,發明的地點都在日本。

第二,赤崎勇和中村修二在做研究的過程裡面,都算是有企業的研究資金支持。或是有相關的合作關係。而天野浩看來是赤崎勇的研究團隊或有密切關係一直做上去

我覺得,這我很佩服日本的點,是它可以讓整個國家的技術強度內化,讓自己國家內部可以擁有深度的技術。而且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可以拿到獎。

這讓我想到之前去九州觀光時,發現有個日本科學家研究水母研究了一輩子後來拿到諾貝爾獎的:

下村脩,有機化學家、海洋生物學家,因為發現和研究綠色熒光蛋白而獲得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28年,下村脩出生於京都福知山市。由於父親是大日本帝國陸軍軍官,因此下村脩在滿州國和大阪等地度過其年少時光。之後舉家遷往長崎諫早市,下村脩16歲時曾見證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下村脩克服萬難完成學業,畢業於長崎醫科大學(今長崎大學藥學部)後,取得名古屋大學博士學位。

總之,再寫下去要罵人了,就停在對這這幾位日本科學家的敬佩上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