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劣幣驅逐良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A3%E5%B9%A3%E9%A9%85%E9%80%90%E8%89%AF%E5%B9%A3

劣幣驅逐良幣(英語: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也稱作格雷欣法則或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是一個經濟學定律。托馬斯·格雷欣為16世紀的英國伊麗莎白鑄幣局長,格雷欣觀察到,消費者保留儲存成色高的貨幣(undebased money,貴金屬含量高),在市面使用成色低的貨幣(debased money)進行市場交易,而使得在民間流通的大多為劣幣,良幣則較少見於世,此定理也被廣泛用於非經濟學的層面。


---

一個國家的經濟過度好的時代,或許也是為這國家埋下衰敗種子的時代。

台灣在這幾年競爭力下滑,至少在資訊產業,我覺得有一個現象可以觀察的:在以前,優秀的人才第一志願是出國念書。台大研究所好像都不是台大自己人在念的。

現在台大研究所很多也不是台大自己人在念,因為台大研究所收的名額比大學還多,據說之後會變成每四個大學生有一個是台大的 ......

最近和朋友討論,我國出國念書的人口曾經有過急凍,大概有幾個原因:

1.我還記得幾年前出國的時候,和別的國家教授談到我學弟很多人畢業進園區工作,可能分紅以後就是年薪三五百萬,其實或許不見得每家公司都這樣,但是有相當多的公司是這樣。其實,如果那個時間點進到對的園區的公司,大概現在很多都已經退休了。

平心而論,那時園區給的薪水加紅利,並不會比國外公司來的低,如果你是一個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學生,你會去國外念博士還是碩士或大學畢業去工作?

2. 其實跟國內男生普遍不想當兵也有關,那時候推出了國防役。過去大家是想說就咬個牙當個兵之後出國。現在有機會進國內還不錯的公司工作,我覺得很多人就放棄了出國深造。

這兩個因素加起來,據說我國在歐美出現了所謂的人才斷層。畢竟有人到先進國家念書,找工作,就會有些人在那邊生根,於是在那邊就可以幫助台灣的人與國外市場建立連結。

於是,大概有一個世代的人,形成了擠在台灣工作的風氣。

等到分紅費用化,加上科技業景氣衰退,歐美金融海嘯自顧不暇,這時突然要進軍國外,發現出現人才斷層 .....

現在這幾年,慢慢又進入正軌,但可能要花十年才能填補這個斷層

--

很多人很喜歡要大家站在老闆的心態想,說自己要能夠發揮更高的價值才能不領那 22k。其實我並不苟同,我覺得應該要鼓吹那些熱血年輕人,去創業,然後給自己的員工不只 22k 的薪水。去給員工很好的福利。然後,它們會發現,要做到這件事,自己可能要變成過去他們大罵得財團,才能和國外的企業競爭。不然,以台灣目前市場的飽和程度,很難有所發揮。

其實我之前一直鼓吹說,如果人有不滿,就去創造出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 Business,乃至於帶動台灣的產業。

但最近,我其實在心態上有些改變,我某種程度上開始想要在台灣的產業萬一不行的情況下,找尋另外一個市場 ....

如果再聽到什麼太平洋沒加蓋的說法,我就只能說,恭喜你們成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