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我對時局的建議

剛剛我去總統府寫了陳情建議,我猜總統應該不會看,不過主要的內容如下:

(前面略去一些寒暄 ....)

筆者有觀察到年輕人對於未來充滿不確定的感覺。為免浪費您寶貴的時間,筆者就個人觀察作出一些簡單的建議:

首先,筆者以為現今台灣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少子化的問題,這問題不解決,未來每個年輕人的負擔必定加重,而退休者也不見得拿的到退休金。就這部分來說,從民國一零五年開始,一些學校會招不到學生,然後企業會接著找不到員工,稅收會降低,至為恐怖。有關這個問題,筆者建議政府比照發消費卷的方式,直接補助國民生小孩,例如生一個小孩政府給一百萬,一個女性最多領兩次,目前我國的一年約有十五萬個新生兒,倘若增加了十萬,一年雖然可能增加兩千五百億的國庫支出,但是這些錢未來一定會有回收,當然,如果財政有困難,筆者以為可以配合第二個方案對企業進行加稅或捐。

以服貿來說,其實民眾一直覺得都是大企業和財團獲利,而國內的貧富差異也是一個問題,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在國際競爭上,企業越大也才越有競爭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筆者建議,在這個時間點上,可以考慮對企業加稅或捐,這是針對盈餘,有營所稅的性質,然後所多收的稅額,可以直接法令規定補貼勞保與前述對於生小孩的補助。

其實解決這兩個問題以後,至少可以解決燃眉之急,接下來,筆者覺得房價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其實前述的生小孩補助某種程度上可以讓年輕人有能力負擔房屋的頭期款。但是房價如果過高,還是會有影響。筆者以為奢侈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很多空隙,筆者建議可以針對交易金額作累進的課稅。另外,筆者也建議徵空屋稅。此外,筆者建議也可以對法人,尤其是金融保險業用民眾的錢去炒房或養地的情況作限制。當然,一定會有人說,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或是有些人拿房屋抵押,萬一房屋價值跌了會造成美國那時候金融風暴的問題,但是兩者權衡,筆者建議還是對於房價作出限制較好。
 

(結尾的問候語 ....)

 簡單來說,我覺得,對於拚經濟,如果企業主都不急的事,政府也不需要那麼急。反倒是濟貧或社會公平,這件事可以加緊做。

不過我猜不會有效果。只會收到一封機器人或工讀生送來的制式回信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